汽车行业顶升AMR

2025-03-24 16:03:10 6

案例简介

本项目通过部署潜伏顶升式AMR(自主移动机器人),实现汽车行业物料架从仓库到80米外组装流水线的全自动循环搬运。系统基于高精度导航的潜伏顶升AMR,替代传统人工叉车或固定传送带,完成物料架的精准装卸、长距离转运及实时数据同步。通过智能调度与仓储管理系统(iWMS)的无缝对接,该项目解决了汽车组装线高频次、跨车间物流需求,显著降低人力成本与搬运错误率,同时支持柔性化生产布局调整,为汽车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标杆示范。




设备工艺

  1. 潜伏顶升式AMR

    • 精准顶升与导航:搭载伺服驱动顶升机构,潜入物料架底部完成升降,定位精度±5mm;采用激光SLAM融合导航技术,动态优化80米跨车间路径,适应人车混行环境。

    • 负载与兼容性:单机负载能力800kg,适配1.5×2m标准物料架,支持防倾倒导向槽设计,确保运输稳定性。

    • 环境适应性:IP54防护等级,低噪音运行(≤60dB),符合汽车车间洁净度与安全标准。

  2. 智能调度与系统集成

    • 集群调度系统:支持多台AMR协同作业(50+台),动态分配任务并优化充电策略,拥堵率降低80%。

    • WMS/MES联动:与仓储管理系统实时交互,自动分配库位并同步物料信息,实现“按需拉动”式补料。

    • 人机协同设计:工位设置按钮系统,操作人员可实时触发AMR任务,确保人机交互安全可靠。

  3. 数据追溯与管理

    • RFID/UWB识别:物料架植入电子标签,AMR自动识别零件类型、批次及目标工位,实现全流程追溯。




升级挑战

  1. 传统搬运效率低下

    • 人工叉车往返80米耗时长达15分钟/次,且易因疲劳导致物料架碰撞,年货损率超3%。

  2. 产线柔性不足

    • 固定传送带无法适配多车型混线生产,改造周期长、成本高。

  3. 数据孤岛与协同难题

    • 人工记录物料状态易出错,导致产线缺料停机,每小时损失超万元;多系统间数据未打通,物流与生产节拍错配。

  4. 长距离路径复杂性

    • 跨车间通道狭窄(部分区域仅2米宽),传统AGV难以动态避障与路径优化。




客户收益

  1. 效率跃升

    • AMR 24小时连续运行,单次转运时间缩短至6分钟,物流效率提升60%,产线停机等待减少90%。

  2. 成本优化

    • 减少人工叉车依赖,每台AMR覆盖2名人力,年节省成本超120万元;货损率降至0.5%以下。

  3. 柔性生产升级

    • 通过模块化设计快速适配新物料架规格,产线扩展周期缩短70%,支持多车型混线生产需求。

  4. 数据透明化

    • 物料状态、AMR运行轨迹实时可视,生产计划与库存匹配度提升85%。

  5. 安全与可持续性

    • 3D避障与急停功能实现“零事故”运行;低能耗设计(单机功耗≤1.2kW/h),符合绿色工厂标准。




关键词:潜伏顶升AMR、汽车物流、跨车间搬运、智能调度
适用场景:汽车总装车间、新能源电池组装、零部件仓储等高频次、长距离物料转运场景。

如需获取完整技术方案或定制化设计,请联系客服!


电话咨询
产品中心
QQ客服